5月20日,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武汉举办。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作为轮值机构参与了此次峰会,秘书长杨涛代表基金会受邀参加闭门会议,围绕构建全面信任的公益、打造互联网公益慈善的中国样本、行业共建等议题与公益同仁交流探讨。
今年,基金会深度参与互联网峰会,首次举全员之力,与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共同承办“共建式慈善——从理论到实践”分论坛,探讨共建式慈善如何支持加速消除宫颈癌目标的实现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副司长许宗余、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、协和学者特聘教授赵方辉等医疗领域领导和专家,跨界参与本次公益行业峰会。
许宗余副司长充分肯定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在“发挥资源聚合、支持公益和医学融合、深入开展公益活动”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,并介绍了宫颈癌防治的进展、国家策略、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。他表示,希望公益慈善领域专家与医学专家、社会组织、爱心企业共同研究讨论,探索公益慈善力量在宫颈癌预防、筛查、诊断、治疗、救助等各个环节如何发挥更大作用,并将合作经验普及推广到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治领域,为保护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乔友林教授做“防治宫颈癌的漫漫长路”主旨演讲
乔友林教授以“防治宫颈癌的漫漫长路”为题,结合自身致力于宫颈癌防控工作的几十年历程,介绍了不同社会资源条件下,围绕三级防控体系,各方力量如何共同推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。
赵方辉教授通过题为“消除宫颈癌的星星之火”的主旨演讲,向与会者系统展示了防治宫颈癌的意义、支撑、进展和未来。她强调要建立科学的宫颈癌三级预防体系需要充分联合多方力量,有机融合、调动多方优势,共同实现消除宫颈癌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目标。
杨涛秘书长做“没有宫颈癌的合和之美”主旨演讲
基金会秘书长杨涛,则以一个公共卫生故事,讲起了对共建式慈善的理解与阐释。在1930年代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的河北定县公共卫生实践中,析出了“共建”的三个要点:社会力量的汇聚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复制、可推广经验总结。杨涛指出,近年来,社会各方尤其是公益力量一直在支持消除宫颈癌。北京协和医学院已支持开展了政策研究、科学研究、低卫生资源地区防控模式探索等各种尝试。未来,在宫颈癌防控上,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,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,增强试点经验的可复制性,使项目真正做到有效、经济、可行。希望社会各界力量继续与协和同行,为每一位母亲,每一位妻子和每一个女儿而努力,实现“没有宫颈癌的合和之美”。
卢玮静主任介绍共建式慈善研究成果
此次分论坛的另一承办方——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发布了共建式慈善的研究报告:《催化慈善变革——中国共建式慈善潜力研究》。中心主任卢玮静从共建式慈善的兴起、优势、模式、未来潜力四个方面介绍了共建式慈善研究的核心内容。
在圆桌论坛环节,医学科学家、比尔及梅琳达·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、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、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等各方代表,围绕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。消除宫颈癌不是一个仅依靠卫生系统就能完成的目标,需要基层的认知、疫苗的供给、预防体系的联动,需要更多的专家资源、更多的钱和社会力量的投入。要基于已有工作基础,进行更体系化的设计,制定具体的行动规划,在强有力的执行方统筹下,使各方力量价值最大化,从而实现长远目标。
各方专家共议共建式慈善如何支持消除宫颈癌目标的实现
如何用公益的力量推动消除宫颈癌目标的实现,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一直在探索的议题,共建式慈善或将是当下的最优路径。“独行速、协行远”,我们期冀各方能在消除宫颈癌的共同目标下,在共同思考、协同行动、共享价值的实践过程中,与协和携手,探索共建式慈善在中国的创新模式,合力实现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