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,也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,然而它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,如果早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,也是可以治愈的。2020 年世界卫生组织启动 "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",我国历经 60 余年防控体系建设,2023 年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发布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(2023—2030年)》,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。

消除宫颈癌是中国与世界共同的目标。面对这一宏伟目标,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发起 "协和 + 蓝丝带" 公益项目,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协同机制,探索 "公益共建" 模式,推动多方形成消除宫颈癌的可持续行动网络,助力2030年“90-70-90 ”战略目标实现。
在第八届国际 HPV 知晓日来临之际,由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发起支持的 “协和+贵医”蓝丝带共建项目3月4日在贵阳正式启动。这一项目承载着我们对女性健康的深切关怀,以及为消除宫颈癌而不懈努力的坚定决心。

(活动现场合影)
宫颈癌,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,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,提高公众对 HPV 及宫颈癌预防的认知水平,加强防治工作刻不容缓。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部门印发的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(2023 - 2030 年)》,旨在贵州省这片土地上,为女性健康事业开辟新的篇章,探索贵州样本。
此次汇聚了多方力量,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发起,贵州医科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,联合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、众多医疗机构、医学协会以及公益组织共同开展。这种跨领域、跨机构的合作模式,实现了医疗资源、教育资源、公益资源的深度整合。通过凝聚各方优势,构建起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协作网络,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认知筑基:深化防治共识
活动开场,主持人以专业且深入的视角,对 HPV 知晓日的重要意义以及 “协和 + 贵医” 蓝丝带共建项目的详细情况展开介绍。不仅阐述了 HPV 病毒与宫颈癌之间的紧密联系,还点明了该项目在当下女性健康防护体系中的关键地位,使在场嘉宾对项目的背景与深远意义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,为后续活动环节的推进做好认知基础建设。
资源整合:构建协作网络
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何志旭介绍,通过全年各类项目的实施,以专家库成员为引领,不断提升贵州妇产科医护工作者的专业能力,“协和+贵医”蓝丝带共建项目能够成为宫颈癌防控领域的一面旗帜,带动更多的地区和机构加入到这份事业中来,探索和实践出一种创新的宫颈癌防控模式。
贵州省妇联副主席张婷表示,提升女性健康水平,提高女性生活质量,是妇女发展纲要(规划)的目标,是健康贵州的要求,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需要。

(启动仪式)
在各方的共同见证下, “协和 + 贵医” 蓝丝带共建项目启动仪式正式揭幕,标志着项目正式从规划蓝图迈向实质行动阶段。蓝丝带在现场的飘扬,传递出各方对项目成功实施的坚定信心,也象征着贵州省女性健康事业迎来全新发展契机,开启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新篇章。
专业赋能:确立实施路径
为确保项目具备专业性,活动现场进行了专家团聘书颁发仪式。众多来自妇科、肿瘤学、预防医学、公共卫生以及公益领域的权威专家加入项目专家团。
专家团代表谭先杰、梁静、任婕、訾聃教授依次上台发言。他们言辞中饱含着对女性健康事业的热忱与担当,坚定表达了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,为女性健康事业倾尽全力的决心,激励着在场每一位参与者为守护女性健康而努力。
(谭先杰教授科普讲座)
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科普专家、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谭先杰教授带来主题为《健康科普:为与不为》的宫颈癌防治科普讲座。谭教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,深入浅出地分享 HPV 及宫颈癌预防领域的前沿知识与临床经验。讲座内容不仅涵盖科学防治的理论知识,更包含实用的预防建议与案例分析,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,也将活动的科普价值推向高潮。
目标清晰:开启健康新篇
(陈腾祥院长进行计划讲解)
专家团团长陈腾祥院长公布《“协和 + 贵医” 蓝丝带共建项目 2025 年工作计划》。计划围绕基层医护人员能力提升培训、宫颈癌防治科普讲座走进校园和社区等重点领域展开,详细规划了实施路径与工作重点。这一计划的公布,为项目在 2025 年的工作指明了清晰方向,确保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,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
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,标志着 “协和 + 贵医” 蓝丝带共建项目正式扬帆启航。展望未来,项目将围绕 HPV 及宫颈癌预防,精心策划并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、学术交流等活动在贵州落地生根发芽,并茁壮成长。通过这些活动,切实提高贵州公众的健康意识,逐步改变大众对 HPV 及宫颈癌的认知误区,为加速消除宫颈癌、全方位守护女性健康贡献磅礴力量,助力贵州女性健康事业迈向新的高峰。